文创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守文化之根 创时代之新——写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

所属栏目:新闻中心   |   作者:文创时代栏目  |    发布时间: 2024-06-27 10:26:38   |    浏览 3422 次

2023年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讲话的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点,其中之一便是“守正创新”。


他讲,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他特别强调,“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他专门要求,“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正确方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固本强基。只有“守正创新”,才能在文化工作中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才能真正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新气象。


一年来,从加强考古发掘研究,到加大文物、古籍等保护利用力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传承,到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使用;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助力现代旅游业系统性完善、高质量发展……整个文化和旅游系统都在“守正创新”的实践中,奋力担起了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的新使命!


image.png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初溪村传统村落风貌


让历史和文物活起来


夜幕降临、华灯璀璨,大唐不夜城像一个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游客秒回盛唐时期。沉浸式体验盛唐文化,在中国这里当属唯一。


“小兄弟,请问鸡柳是鸡的什么部位?”“《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第一难是什么?”“姑娘,四面楚歌听过吗?怎么唱?”“不知道,不要紧,来,拍个照。”


伴随着背景音乐,来自唐朝的文学大使房玄龄与杜如晦从盲盒中走出,他们要在现场招揽贤才,如果能答对3个问题,便可获得两位“大使”亲授的盛唐宝贝,这就是近期持续火爆的西安大唐不夜城互动节目“盛唐密盒”,全新的互动形式引得全国游客慕名前来“答题”。


以贞观名人的角色穿越,设置开启盲盒的游戏机制,将传统文化糅进流行的梗文化,并植入新主题,诙谐幽默、互动性强,在轻松的氛围中唤醒大众的历史记忆,被网友一度称为“历史街区的NPC沉浸创新”。


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如今的“盛唐密盒”,大唐不夜城持续推出的文化类互动节目,一直稳居当地文旅界的“顶流”,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image.png

2024年5月6日拍摄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国内首个全景展现秦汉文明缘起、发展和贡献的专题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主馆区7座建筑各自相对独立,通过架空廊道相连,如北斗七星般排列,体现了秦代宫殿“象天法地”的思想。馆内共展出1500余件文物,秦兵马俑、汉代古船、鎏金铜蚕……让观众大饱眼福。


“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为区别于主馆,90%的文物系首次展出,并以多媒体装置与文物相配合,创新性的从政治、文化、交流等6个方面,梳理秦汉文明的成就与贡献,对于策展人彭文而言,该展是其30多年策展生涯中一次突破性的尝试。


不仅如此,“千年秦汉·博物古今”博物馆之夜,更是带给游客太多的美好体验。数字幻柜里,一件件文物“动”了起来,风采迷人,似能触手可及……不远处的大秦文明园中轴线上,“大秦水舞”光影秀震撼来袭,秦鼓汉乐气势恢弘,将秦人百折不挠、发愤图强的精神演绎得酣畅淋漓。当一众历史人物纷纷现身时,秦汉的繁华场景惊艳重现。


西安市文旅局局长孙超坦言,“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我们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等多重方式加快文物活化利用,不断给市民和游客以全新体验。”


再看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成果最丰富的古代都城遗址。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今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其是中国首个全景式展现伟大商文明的遗址博物馆,馆内用高新技术赋予了文物生动的表达方式,比如,通过多轨道机械联动3D技术,让商王武丁时期的盛世图景“走”到今人眼前,亦真亦梦。


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表示,殷墟博物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展陈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广泛运用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让文物、文献、甲骨记载“活起来”,让游客能够看得懂、记得住、想分享,切实履行好殷墟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职责,为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让历史文化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是传承与发展,是守正与创新,也是在跨越时空的交流中,我们对文明的深情礼赞!


image.png

2024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的狮舞表演 


让非遗文化气象万千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一指示为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4年6月8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的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宣布,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据初步统计,各省(区、市)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将举办12614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下活动多达9642项,可以说,非遗真正成为了可以共享的“人民的非遗”。


image.png

《玛纳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居素普·玛玛依等配合开展非遗项目调查

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


为让群众能够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端午节期间,通过走进非遗馆,进一步了解中国绚烂多姿的优秀传统文化,馆里举办了“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展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展品600多件(套),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同时,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时代风貌。


比如,“五彩锦簇——中华服饰文化展”,是和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的,共展出228件(套)经典性服装服饰,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环境里的中华服饰形态,也展现了中华服饰生动活泼、勇于创新的当下,堪称一场中华服饰文化的盛宴。


比如,馆内搭建了六个场景、两条非遗街区、八个体验互动区和十五个多媒体展项。展览期间将邀请1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传统表演艺术单元,将原貌呈现徽州地区的古戏楼,选取京剧、黄梅戏、昆曲等16个项目,通过纱幕投影的形式,在戏台上轮番演绎戏曲经典片段,并定期邀请演出团队现场演出折子戏;在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单元,展出刺绣、年画、石雕、木雕、营造技艺等60个项目,重点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系统呈现从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并辅以视频介绍;在传统制茶技艺单元,以茶叙事、以茶述理、以茶论道,通过10个茶制作技艺项目梳理六大茶类制作技艺知识……


以最能贴近群众了解的方式呈现各类非遗技艺,是展览最大的亮点,这也是目前非遗展示传承最鲜明的特点。


不仅是展览形式,宣传推介形式也因新技术、新方式而呈现云游非遗的“万千气象”。


比如,QQ音乐通过用户录制声音,结合算法制作指定非遗音乐,让每个人都成为非遗“传唱人”;快手发起“快手有非遗”话题,联动非遗、传统文化类达人,鼓励用户分享非遗故事、展示精彩手艺,并结合快手非遗“新市井”IP,连续30天直播展示非遗手艺人的精湛技艺和传统戏曲人的舞台风采;微信视频号推出“灯火人间-非遗月”活动,邀请地方文旅部门、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单位,围绕曲艺、戏曲、手工艺、美食、民乐等方向进行内容集中呈现;腾讯视频联动传统手工艺、表演、饮食烹饪等多门类内容,汇集《叙非遗·苗艺》《巫咸技忆》《非遗正青春》《了不起的非遗》等精品非遗纪录影像……


image.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里湖乡王尚小学学生在校园表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铜鼓舞

可以说,数字化技术和个性化设计等正在构建多主体的非遗文化传播生态,这也让普通百姓既是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播者生产者,同时也成为了继承者和消费者。


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回看20年的非遗成果,无论从法律法规到相关工作制度,从学术研究到人才培养,从保护机制到厚植传播……,非遗保护基础不断巩固,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非遗当代价值进一步彰显,这都让非遗保护传承进入了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


让演艺市场精彩纷呈


一年来,演艺市场的火爆,一次次刷新着传统的认知,并已成为当下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4月17日,舞剧《只此青绿》在上海文化广场迎来第500场演出,依然一票难求;5月下旬,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杭州运河大剧院迎来第200场演出,网上刷屏至今,令人惊艳的大观园胜景被完美演绎;《永不消逝的电波》巡演收获零差评;《李白》《咏春》不断破圈……


十年前,舞剧只是演艺市场上一个相对小众的门类,许多作品甚至难以突破十场,演出靠送票,请人填场子,如今舞剧已成为演艺市场的“顶流”,花钱买票也得拼手速。


舞剧只是演出市场“奇迹”的一面,戏曲、话剧等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小剧场和新的演出空间更是崭露头角,数据显示,2023年,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次达18.69万场,比2019年增长471.07%,票房收入和观演人次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仅“五一”假期,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184场,与去年同比增长14.49%;观众人数260.29万人次,同比增长66.35%。


可以说,演出行业爆发式增长,一边是观众的热情需求,一边是演艺产业政策的扶持和规范管理,一边是演出节目的不断创新,赋予了观众体验感和获得感的充分满足。


比如,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涵盖了戏曲、交响乐、杂技剧、民族管弦乐等大型舞台剧和室内乐、小品、魔术等小型剧目和节目作品,还有各省级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等,都催生了一大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比如,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便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从票务、现场、信用监管等7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要求,这是加强大型演出活动的规范管理,无疑为促进演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说,演出市场火热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的复合效应,但其中,演出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是其井喷式成长的关键。


比如,为适应时代审美的变化,国家京剧院推出首位数智人尤子希形象开启“5G京剧元宇宙”;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首次采用4K技术“焕新”戏曲电影的表达方式;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打破舞台与影像的界限,通过高科技的数字技术,将戏剧舞台的独特表演和现代电影艺术的影像融汇于一体;国家大剧院《杨家岭的春天》等中国原创的舞台作品,场场爆满、叫好又叫座……


值得一提的,还有小剧场的融合性,为城市文化发展带来的新契机。比如南京绘制了国内首个城市小剧场地图——107家小剧场,分布于全市多个区,形成了散点式、书签化的小剧场生态网络体系;比如上海,亚洲大厦中就有19个星空间以及位于亚洲大厦裙楼的人民大舞台等小剧场。这些小剧场每周演出6~10场,也因此成为全国演出密度最高的大厦之一。


漫步于城市中,或购物中心,或艺术园区、或景区、或咖啡厅、酒吧、书店……不经意间便看了一场演出,这不仅拉动了二次消费,也丰富了观众多元文化的体验。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