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徐贞|新时代经典文艺形象的文化逻辑

所属栏目:新闻中心   |   作者:文创时代栏目  |    发布时间: 2024-07-22 08:51:36   |    浏览 3061 次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0周年,也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局之年。研究阐释好“经典文艺形象”这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艺领域的重要实践体现,深入挖掘其文化逻辑,对于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经典文艺形象是对中国传统“意象”“形神”等理论和西方“典型”理论的集成、对马克思恩格斯“典型人物”理论的发展。作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作为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文艺形象承载着新的文化使命,也必然遵循相应的文化逻辑。

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审美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对经典文艺形象的美学规定是中国传统关于形式与情感、道德与生命、艺术与人生、审美与自由等美学思想的当代表达,其核心要义是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审美理想。中华美学精神根植于古代中国“气化流行”“天人同构”的宇宙观和礼乐文明传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形态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是异彩纷呈、灿烂夺目的中华各门类艺术的原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儒道释兼容并蓄,孕育出致中和(情感)、求气韵(意境)、重形神(意象)、强感悟(欣赏)的独特审美形态。尤其是以审美为人生最高境界、赋予审美本体论意义的美学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美学那里得到了科学证明(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在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更加彰显其价值。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其逻辑起点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突出的统一性,其现实土壤是工业社会人类对审美和情感本体的重新审视。新时代经典文艺形象需要以“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为最高美学要求,在文艺形态、文艺观念、文艺实践和接受主体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当代语境中,深入丰富的社会生活,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探人类精神世界,创造形象的美、情感的美、意蕴的美,成就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化,激发中华文化生命力。

10年来,我国历史题材创作精品层出不穷。舞剧《五星出东方》从文物故事入手,将民族团结主题融入巧妙的戏剧结构与生动的生活画卷,在美轮美奂的场景中以极富想象力感染力的舞蹈语汇塑造了“奉”“建特”“春君”的典型形象。电视剧《于成龙》、电影《大唐玄奘》、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话剧《苏堤春晓》着眼于中华优秀历史人物,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刻画性格丰满、蕴藉深厚、饱含家国情怀的鲜明形象,达到气象万千、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把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形象赋予意义拓展,以自我救赎成就侠义英雄的人物设定更加令观众共情。这些广受赞誉与喜爱的文艺形象,无一不是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典范。他们既散发厚重历史感的独特魅力,又弘扬“何以中华”的精神特质;于诗画意境之中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成为可能,过往时空的中华文化元素在当代依然释放出强大的文化力量。

坚持人民立场、阐发中国精神的意义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历代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和我们党历代领导核心的文艺思想中得以弘扬。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是对人民文艺在当代语境中的突出与重申,是对人类文艺活动历史中不断被印证了的创作立场和价值理想的强化,反映了符合文艺发展需要、符合文艺生产规律、符合文艺接受与评价的高度融合。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追寻意义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内核,从孔子“成于乐”“尽善尽美”的价值自觉,到周敦颐“文以载道”的价值追求,再到承孟子“知人论世”“知言养气”而来的“文如其人”(突出作者的价值主导作用)的批评传统,注重文艺的价值取向、追求作品的精神高度始终是我国传统文艺的优质基因。作为民族精神活动史中的一环,我们今天的文艺活动既要自觉保存文化过往有价值的东西,又要记录当代文化的意义踪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提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因之,新时代经典文艺形象的文化底色是高扬人民性、实现价值引领,以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和谐相融构筑起阐发中国精神的意义体系。也正因如此,对优秀作品和经典文艺形象的文化研究尤为重要,文化阐释与意义生成使文艺实现“精神性保持和流传的功能”,以“视域”融合达到过去与现在的“普遍性的提升”。

10年来,我国革命题材与现实题材创作收获颇丰。电视剧《觉醒年代》、歌剧《沂蒙山》、舞剧《八女投江》、小说《千里江山图》真实再现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岁月,于历史深处细腻刻画了感人至深、熠熠闪光的英雄群像,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得益彰。尤其是《觉醒年代》的成功代表着主旋律创作的美学突破,表现手法与镜头语言的精致追求使得人物形象既充满思想光辉又鲜活饱满、深入人心。现实题材方面,电影《我不是药神》、电视剧《人世间》深刻揭示普通人的真善美,小说《雪祭》、电影《湄公河行动》在惊心动魄的情节中展现西藏军人、缉毒特警的英雄主义品格,电视剧《大江大河》《山海情》聚焦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重大主题,电视剧《功勋》、话剧《谷文昌》深情勾勒知识分子和基层干部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这些优秀作品“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为人民抒写、为时代讴歌;这些可信可敬、可亲可爱的人物形象把个人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在朴实的情感和平实的事件中实现伟大的价值弘扬,描绘出中国精神的生动图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愿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始终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共赢共生,在世界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对于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突显重要作用。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产品参与市场与国际竞争是艺术生产的本质规定,也是提升其生命力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全媒体时代,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需要以鲜明的文明旨归贯注经典文艺形象创造的全链条,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追求先进的艺术表达,诠释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让广为传颂、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仅屹立于世界艺术长廊,而且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场域中释放能量。此外,经典文艺形象的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广泛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拓展创作空间,推动形式创新,丰富风格流派,提升我国文艺精品的文化辨识度;需要加强战略规划和话语体系建设,扩宽海外市场与渠道平台,加强跨文化与传播研究的理论供给,提升我国文艺精品的国际传播效能,从而让海外观众在中华文化形象中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和谐之美、道德之美、情怀之美和气韵之美,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10年来,我国着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现了大党大国的人类情怀。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流浪地球》系列、《战狼》系列、《红海行动》《长津湖》《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优秀作品在叙事方式、人物塑造、价值表达和审美追求方面积极探索,成为新时代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科技赋能、文化数字化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机遇,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高质量文化产品以全新创作手法生动展示传统典籍、节日、人物、文物等的思想内核与文化内涵,让海内外观众在情感共鸣中体会中华文化形象的深厚积淀与独特魅力。在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进程中,文艺领域将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精品力作与经典形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