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创发展 >> 非遗

解锁非遗保护传承的“江苏密码”

所属栏目:非遗   |   作者:非遗文化  |    发布时间: 2024-06-25 10:35:43   |    浏览 2627 次

一方风土孕育一方文化,文化不同,便有了不同的非遗,而非遗又反哺江南文化,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北方的豪迈雄健,南方的温婉细腻,在江南这片兼具楚风吴韵的胜地融汇,灵巧智慧的人们情系非遗,默默坚守,共绘绚丽多姿的非遗画卷。

江苏非遗项目门类齐全,数量众多。据统计,江苏现有各类非遗资源项目超2.9万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11个,入选数量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非遗项目162个,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省级非遗项目1166个。走进“非遗里的江南”,看这里如何促进非遗保护传承。

image.png

首届江苏非遗美食节上,谷里鱼圆非遗制作技艺表演


完善非遗保护机制

激发内生动力


非遗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文化多样性”概念中,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重点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从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名列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到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再到如今我国建立以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制度为基本特征的保护体系,非遗保护如火如荼。江苏紧密参与其中,出台了诸多工作机制和政策法规。

“2004年7月起,江苏省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整套的保护工作机制。到2008年,省文化厅已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也逐步建立和完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介绍,江苏于2005年1月在全国率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2006年9月27日,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同时,各地积极加强法规建设,如苏州颁布实施《昆曲保护条例》,无锡颁布《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梁祝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

2006年12月19日,江苏省文化厅公布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31人;2008年10月31日,公布第二批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06人。由此可见,江苏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image.png

国家级非遗徐州香包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在缝制香包

“保护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江苏省文化馆馆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告诉记者,江苏非遗保护工作起步早,步伐稳,进步大,亮点多。2022年,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传播普及等四大方面,提出6个部分、22条举措。

江苏的非遗保护实践事业发展迅速,包括普查、保护名录建立、立法、传承人保护、保护机构和队伍建立、保护经费保障、宣传推广等都在全国领先。江苏非遗保护工作从总体上凸显了本地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体系及其内涵,展现了江苏文化大省的地位和文化优势。


把“鱼”放入池中

根植生活、民间


非遗源自生活、发端民间,需要与广大民众共融共生,接上地气。“非遗保护得把‘鱼’放入池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表示,保护非遗犹如池中养鱼,关键要为“鱼儿们”营造出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

如今,走在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昆曲、评弹、缂丝、宋锦、苏绣等30多个非遗项目匠心融入,一展千年江南气韵;漫步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赏白局声韵、观秦淮灯彩、逛非遗夜市,感受浓浓烟火气的古街风味……2021年,江苏首倡“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创新理念,在保护、传承、弘扬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限制,在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及体验活动。拥有众多非遗“老字号”的江苏景区,纷纷成为网红打卡地。

可赏、可玩、可品、可购……“水韵江苏·乐购非遗”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系列活动一个重要内容,主会场活动创意体验多样,精心安排南京苎麻编织、无锡惠山泥人、徐州香包、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扬州文人香制作技艺、镇江太平泥叫叫等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传艺。

image.png

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制作现场

据介绍,去年依托江苏非遗项目特色鲜明、数量众多的优势,江苏省文化馆创新思路,举办“美在美食”首届江苏非遗美食节“周末夜市集”,历时4个月,邀请全省各地63个非遗美食类项目参加,采取“展示+体验+品尝+展销”模式,让广大市民游客与非遗近距离接触,实现非遗技艺可欣赏、可体验,非遗产品可品尝、可购买,并获评“2024全国非遗传播活动创新案例”。今年下半年,“美在美食”江苏非遗美食节将再次起航,联合大运河沿线省市,在扬州举办第二届江苏非遗美食节(运河篇)。此外,省非遗中心还举办了“云霞之美,极致之艺——江苏织染绣精品展”、“美在传承”——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收藏作品展、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作品展等系列非遗主题活动,让非遗与现代生活连接,绽放迷人光彩。


透出浓浓江南韵味

永葆文化活力


扬州制香作为传统“扬州工”的一种,早在《扬州画舫录》中就有记载:“天下香料,莫如扬州……迁地遂不能为良,水土所宜,人力莫能强也。”这里的“香料”特指以“扬州工”制作的各类香品。五代·宋扬州人徐铉的《伴月香》和宋代扬州高邮人张邦基的《鼻观》等香方,彰显扬州香品制作有文人参与甚至主导的特点。

这段时间,扬州非遗“文人香制作技艺”传承人的香铺格外忙碌。走进工作室,制香传承人正在和香粉、制香泥。“这是扬州文人香制作的九道工序之一,经此,香料可以聚合成清新或浓郁的复合香。”6月,他赶在各个大考前制作“状元香”。“状元香”是科举考场的必备物件,由檀香、白芷、龙脑等8种香料调配而成,既提神醒脑,又防蚊虫叮咬。

他目前研究复原的香方主要依据明代扬州人周嘉胄编纂的《香乘》,这部制香典范作品记载的香方种类繁多。他发现,扬州在香器制作、制香技艺以及雅集香文化方面资源丰富,于是不遗余力地发掘扬州香史,试图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嗅觉审美史。

image.png

今年端午节,徐州贾汪区马庄村的村民们也在缝制沁人心脾的“粽子香包”。国家级非遗徐州香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早早起床,和村民们一起缠绕丝线,细密针脚勾勒出吉祥如意、辟邪祛病的美好祝愿。她的孙女孙歌尧还将“粽子香包”带上央视《端午好时节》节目,教小朋友们研磨、缝制,感受徐州非遗里的南北交融。

江苏人杰地灵、文化精致、富于审美等若干特征,使江苏人民善于通过技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保护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沉醉过去、怀旧自封,而是为了人类当代和未来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及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