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讲坛

徐秋|守正创新 服务人民——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所属栏目:名家讲坛   |   作者:文创时代栏目  |    发布时间: 2024-09-18 17:03:03   |    浏览 2808 次

image.png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十分亲切,在娓娓道来中讲述了党对文艺工作的众多判断、原则、原理和工作部署,为包括杂技工作者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关切文艺事业发展。以杂技为例,延安时期,出身吴桥杂技之乡的马列主义学院炊事员张金奎在一次联欢会上表演了几个幼时练过的杂技功夫,受到群众的欢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知道后非常重视,亲自加以考察并成立了延安业余杂技团。毛泽东对张金奎说,给你几个小鬼,你来训练他们,不许打不许骂,这是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开展新中国外交工作,北京成立了汇聚优秀艺人的中国杂技团,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审看出国访演节目,给予鼓励和肯定。党中央对杂技艺术的重视和指导,为杂技事业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到在两次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文艺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位置。广大文艺工作者担负历史使命,勇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担当起文艺为时代立心铸魂的重任,创演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在我的理解中,“人民”指的是追随历史前进方向的民众,特别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贡献者。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握人民需求,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许多杂技节目的编排、表演都更加贴近生活,赞美平凡英雄。以中国杂技团节目创演为例,“钻圈”是杂技晚会中的主要节目之一,古代叫“冲狭”,演员以灵巧的躯体在仅容一身钻过的狭小木圈中进出,花样百出,却绝不碰到圈壁。现代以来,钻圈由地面向空中发展,圈叠到半空,演员以腾起的跟头从高圈中穿过,灵巧之外,又平添了勇敢、矫健和惊险。之前中国杂技团在编排这个节目时选取的是时尚动漫题材,名字叫《圣斗——地圈》,表现的是古代武士训练有素、勇猛顽强。如今,这个节目的编排已转为现实题材,名字叫《烈火雄心——地圈》,反映的是消防队员救助百姓的英勇行为:舞台背景上一片火海,已经鏖战多时的队长弓腰喘息着,强撑着拿起对讲机,再次发出号令,“在火海和百姓之间是我们,我们就站在这里……”烈焰蒸腾,建筑已烧得只剩残垣断壁,消防队员在燃着火苗的破损门窗(圈框)间穿梭,运物资,架设备,救人灭火,团结协作。随着剧情发展圈框在不断加高,最后是一个众人叠架而起的3米多高的圈框,一名消防队员全力助跑,腾身而起,准确穿过……胜利到来之时,队长开始清点人数,他大声地一个个叫着队员的名字,有一个名字却久唤不回,正当大家焦急之时,这位受伤的队员在另一队员的搀扶下踉跄着归队,大声回应……消防员为了人民的利益、赤胆忠心、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被生动地诠释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2024年初,中国铁路文工团曲艺杂技团上演了新创情景剧《铁路杂技荟——勇攀高峰》,受到观众们的称赞,因为几乎每个节目都是一个有正能量的小故事。《哥哥的奖章——对手技巧》以男女对手技巧表现哥哥获得了全国铁路系统“火车头奖章”,妹妹也想要,于是哥哥便激发她的上进心,鼓励她自己争取的故事;《小站故事——球技》以男女拍球技巧表现铁路情侣的特殊生活,聚少离多的他们在车站短暂相聚,相互关心、欢声笑语;《攻坚克难——高椅》以不断向上的叠椅技巧展示铁路人科技攻坚的生动画面,赞颂铁路人像钉子一样扎根在一线、成长在基层、建功在岗位的职业精神。谈到这台晚会的创作历程,团员们表示“我们的作品有原型,我们是到铁路基层职工中抓取题材,再把杂技技艺和故事情节对应起来,有机结合”。

杂技工作者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中,不仅“身入”基层、也“心入”“情入”基层,在作品中讴歌好人民奋斗故事,刻画最美人物。   


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

对于什么是好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说到了判断标准: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对于如何创作这样的好作品,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两点。一要戒浮躁,他说,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二要不断创新,他说,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近年来,杂技艺术的创新发展突出体现在杂技剧的创作上,这是一种大体量、颠覆式的创作,因为传统杂技主要表现的是技巧的“能不能”,而杂技剧需要表现的是反映生活的“像不像”。让杂技有一个从炫技到叙事的艺术探索过程,对于这样的跨越式发展,杂技人表现了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2022年中国杂技团创作了一部特警题材杂技剧《呼叫4921》,剧中父子两代都是警察,两代人都为了履行打击犯罪、护卫人民的职责而英勇牺牲。剧目刚刚上演我便看了一次,为其平实质朴的讲述而感动。一年后有机会看了第二次,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剧改动很大,人物和故事还在,但具体情节及其艺术处理却大不一样了,修改量几乎像创作了一个新剧,结构更复杂、情节更曲折,人物形象更饱满。除此之外这个剧还有巡演版、驻演版等修改版本,虽无法一一看到,但可以肯定的是创作者一直在打磨、调整,力争其艺术效果越来越好。

近年来北京杂技团每年都在推出新剧,小不点大视界系列作品《斗水》《涿鹿之战》《四季》,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挖掘素材,又创造性地把先祖群落中的小孩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适合杂技演员年岁较小、目标受众是亲子家庭的特点,精心的选材、筹划、编排,全身心投入演出,使这些剧目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取得双赢。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杂技人在勇攀杂技艺术高峰的征程中顽强拼搏、永不言弃。


用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当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也是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杂技在对外宣传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杂技没有语言的障碍,又雅俗共赏,除了参与国家层面的文化交流,还有大量自主开展的对外商演以及论坛、展演、比赛等学术活动,在中外艺术交流中,杂技的表现频率高、时间长、范围广。

2024年1月28日,在第43届“法国明日国际马戏艺术节”上,中国杂技团原创作品《玄·多维集体球技》和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弈中乾坤·扯铃》,在来自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杂技、滑稽节目中,以绝对过硬的技艺实力,包揽本届赛事两枚金奖。《玄·多维集体球技》节目以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为精神内核,《弈中乾坤·扯铃》的创作立足于中国传统“围棋文化”,两个节目充分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杂技技艺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当代化的创新演绎,引发了国际评委和观众的广泛认同和热烈反响。“法国明日国际马戏艺术节”创办于1977年,是国际知名的杂技马戏艺术节。本次赛事两枚金奖均由中国北京的杂技作品斩获,是杂技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高光时刻。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抚今追昔,杂技人充满骄傲和自豪。我们要不断努力,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落实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做出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