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

所属栏目:新闻中心   |   作者:文创时代栏目  |    发布时间: 2024-08-29 17:45:37   |    浏览 3568 次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率先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要求。2024年3月,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具体部署。


“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呈现出的新质态,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可为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根基和精神动力。



是形势使然,也是时代必然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就是先进生产力,以其‘新’显示时态性,以其‘质’显示超越性,在当下,新质生产力首先指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告诉本报。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新要求,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先进生产力往往在最适宜的文化环境里实现突破,文化则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基本、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文化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是以文化为资源、以科技为动力、以人才为基础、以金融为支撑、以治理为保障的先进生产力。”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张振鹏教授如是说。文化产业承担着优化经济结构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精神、物质双重功能。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韩保江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文化与新质生产力是相互促进的。文化赋能经济以直接赋能和间接赋能两种形式,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文化和经济深度融合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引起世界对这种文化环境下经济发展道路的认同,也为世界经济繁荣注入全新的动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应该是文化和经济的高度融合。“这样的状态,在我看来,也恰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都极力倡导的。”


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两个重要的“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等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动能。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将外在物的尺度与内在人的尺度有机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文化产业中融入的新质生产力动能优势,不仅可以提升文化产业要素、创新文化产业业态、夯实文化产业链条、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而且会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更深沉、更持久的生命力。

image.png


是双向互动,也是协同创新


恩格斯曾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回望18世纪中叶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人类实现了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生产力跃升,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对生产力的贡献呈现从“加数效应”到“乘数效应”再到“幂数效应”的递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科技迅猛发展,从早期以服装、家具、白色家电为主的中国制造起步,逐渐进步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中国智造,现在已经涉足人工智能、光刻机、激光雷达、算力芯片及航空航天等高端科技领域。以创新力为主导的大文化产业已成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逐步显现,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提及2022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文化企业R&D人员46万人,比上年增长11.4%。文化产业R&D投入稳步增长,研发人员占比明显提升。


北京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万超认为,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高新技术融入文化领域,创造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AI、VR、AR、超高清等更是加快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二是不断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以直播、短视频、数字动漫、数字视频、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使文化产业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三是科技发展带动传统文化产业更新换代,促使传统文化产业向高端创意产业转型,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进。


得益于“先手棋”的布局与施展,以及在创新激励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实践中已经形成并显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坚实支撑力。国家统计局1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带动效应明显。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告诉本报,自2002年文化体制改革启动以来,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中央层面的政策持续推动。目前,以通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在多模态的信息加工、个体创意等方面,给予了创意工作者非常大的主观能动性,也为整个文化生产链条的改造提供了可能。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文化、广电和旅游领域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强大的潜力和优势。

image.png

如“文旅+科技”呈现出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的特征。近几年,陕西旅游集团向数字化科技型文旅企业转型,集团打造的“陕旅嗨GO”数字营销新平台2023年共计开播1万场,商品交易总额突破1.2亿元。上海市抢抓文旅新赛道,培育壮大网络视听、电子竞技、数字动漫、智慧文博等新业态,推出一批沉浸式科幻体验示范项目。上海市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将在沉浸影音、沉浸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打造新高地。这只是文化领域在谋定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的两个缩影。通过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生产力质的跃迁和与之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关系的塑造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问题。创新之路由科技创新活动赖以开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制度文化基础铺就基石,近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挖掘文化数据价值,贯通各类文化机构数据中心,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鼓励依托市场化机制开发文化大模型;建设高质量语料库和基础科学数据集,支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和训练。这是文化出版行业的利好消息,使得大型出版机构可以依托自身内容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研究,积极参与通用大数据和垂类大数据模型建设及应用,推进新技术与传统业态融合创新。


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动力,人才是引擎,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目前,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贯通性其实是有梗阻的。”张铮透露,不久前,文旅部和教育部共同指导他们推动文化数字、文化产业的专业硕士项目。要进一步增强产教融合,产业界要更多地向教育界提问题、出答卷,教育界则须积极回应产业界的核心需求。同时,以共享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需要有更多部门、组织,以及企业主动为文化领域提供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让技术走出实验室,使文化领域顺利提供技术应用的空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也认为,新人口红利的形成需要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才厚度优势,才能符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新领域新赛道配置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加快构建与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也是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如黄力之所言,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当然会影响生产关系,首先就是生产行为的个体化。站在新质生产力的基点上,还凭过去时代的思路去思考人类的未来,这不是好的选择。


行稳致远离不开革故鼎新。历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技术-经济-治理”范式的变革。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这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必然要遵循科技赋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的规律。打通文化市场的堵点卡点,构建适应文化新业态发展特点的监管机制、科研范式和创新组织模式,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与文化企业发展契合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把先进的数字技术、流动的信息要素和便捷网络引入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文化在新质文化生产力实践中会产生新的文化现象,也将反作用于经济实践,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铸牢文化根基。这道发展难题正待文化改革作出锦绣文章。


新型生产关系要以共享发展为主要特征。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等学者认为,实现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共同富裕,必须消除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才能有助于做大做优、切好分好共同富裕的“蛋糕”。与此同时,深化人文关怀,坚持道德滋养,在数字化时代引导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找到个体生命的归属感和意义。这些都将成为文化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落子。


“未来,人类的自由时间将越来越多,传统生产关系的敌对性自然减弱,将不再是人与人之间支配与否的关系,马克思所向往的每个人随自己的兴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黄力之乐观地表示:“历史上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这既是唯物史观,又是文明史的事实。我们应该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拥抱将人类导向美好未来的科技革命这一新质生产力。”